岭南盆景(佛山)

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编号:VII
批次:第六批 公布时间:2017-12-16
申报地区:禅城区 项目保护单位: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盆景素有“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之美称。它取材于各种植物或山石,以“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将大自然雄伟壮丽的名山胜景高度概括和浓缩在大不盈尺的盆盎之中。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岭南盆景的盆栽艺术,已有近千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宋哲宗亲政时,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琼州府志》记述:“九里香,木本,有香甚烈,难长,选最短者,制为古树,枝干拳曲,作盆盂之玩,有寿数百年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发展出三个流派。一是以佛山叶恩甫为代表的附石盆景;二是以广州孔泰初为代表的“大树型”树桩盆景;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素仁和尚为代表的“高耸型”画意盆景。

       佛山对盆景赏石的欣赏由来已久。清末有“十二石斋”,民国时期有“柏香园”,当时佛山的社会名流常常光顾交流,盆景艺术方兴未艾,广受社会名流和传统文人的欢迎,佛山的从业爱好者也有数十人。建国后,成立了佛山市盆景协会、石湾盆景协会、顺德盆景协会等。人数过百,目前活动较少,但送出去的作品仍时有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