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汉然
性别: 男 | 批次:第一批 |
类别:传统音乐 | 项目编号:II |
项目名称: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申报地区:南海区 |
何汉然,男,生于1927年,2014年去世。2008年确认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十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确认为第一批市级佛山十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由于父亲何云傍是茶基村“何广义堂”十番会主持人,何汉然自小深得父亲的启蒙。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他对十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刻苦训练,逐步掌握了十番每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而且表演起来生动自然,铿锵有力。现虽已是80高龄的老人,但仍是十番演奏的活跃一员,而且是队中的热心导师,深受同行爱戴。何汉然早在60-70年代,主持在村中挑选了一批青少年进行十番培训,为十番传承中的梯队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在社会各方的支持及村委会的组织下,在村小学发展了10名十番小队员,何汉然又担当起了顾问及导师之职,而今,这批小队员已能与老一辈队员一起登台表演了。小队员们的迅速成长,又为十番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何汉然熟练掌握了佛山十番每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尤以飞钹表演最为出色,“左钹”、“阴钹”、“阳钹”、“过头钹”等都运用自如,比其他人技高一筹。飞钹是十番表演中的核心,技术性强,难度高,姿态优美,观赏性强。
何汉然现在能演奏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十番曲牌有4首,分别是《合鼓引》、《耍金钱》、《鼓起》和《长锣》。而现在根据何汉然演奏整理的以念声记谱方式记录下来的有三首,分别是《合鼓引》、《耍金钱》和《套鼓起》。
何汉然参与的茶基十番曾多次获奖目前仍受邀到各地演出,1935年赴香港参加英皇银禧大典巡游;1993年第三届南海艺术节获表演奖;2003年南海第二届老人文艺汇演获优秀奖。

相关传承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批次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 | 操作 |
---|---|---|---|---|---|---|---|---|---|
1 | 何汉沛 | 男 | 1947.11 | 第五批 | 传统音乐 | II |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南海区 |
|
2 | 何汉耀 | 男 | 1942.8 | 第一批 | 传统音乐 | II |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南海区 |
|
3 | 何汉镐 | 男 | 1935.1 | 第一批 | 传统音乐 | II |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南海区 |
|
4 | 何庆良 | 男 | 1956.5 | 第一批 | 传统音乐 | II |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南海区 |
|
5 | 马达明 | 男 | 1946 | 第一批 | 传统音乐 | II |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禅城区 |
|
6 | 何绍烽 | 男 | 1992.11 | 第六批 | 传统音乐 | II |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南海区 |
|
7 | 庞活玲 | 女 | 1970 | 第七批 | 传统音乐 | II |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 南海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