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II
批次:第二批 公布时间:2010-09-01
申报地区:南海区 项目保护单位:南海区博物馆

 十番锣鼓起源于唐朝,是凯旋乐的一种,流传于北方,明代盛行于江南,由安徽、江浙一带民间艺人传入佛山和叠滘,距今600年余年历史。明清时期,佛山冶炼业十分发达,为十番打击铜制乐器金钹、大钹、高边锣、文锣等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行业逐渐发展,技艺得以传承。

      “十番”分“素锣鼓”和“荤锣鼓”两类。“素锣鼓”只用打击乐,较为原始,又称“清锣鼓”;后来加入几丝竹乐,演变成“荤锣鼓”,又称“丝竹锣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舞十番》章节,记述佛山25“铺”在上世纪30年代前都有十番队,并分别成立“十番会”。最为活跃的十番会有普君圩的“日隆别墅”、“同义堂”;大基尾铺的“明星影映”、“同乐堂”、“演义堂”和“积裕堂”;石湾中窑的“紫竹山房”;茶基乡的“何广义堂”等,每当出秋色时,均以铺为单位出动十番会演出十番,民间有“无十番不算秋色”之说。目前,以茶基乡的“何广义堂” 十番队伍保存较为完备。

       茶基十番锣属“素锣鼓”,节奏复杂,音色丰富,情绪热烈,气魄宏大。乐器有大鼓、云鼓、高边锣、翘心锣、二锣、沙的(两块板合在一起,中间空,用木棍击打;“沙的”原是北方的叫法,粤剧乐队今称之为“音板”)、大钹、飞钹等共九种乐器,原有号角,后失传。虽缺号角,但仍称“十番”。锣鼓乐谱仍采用古老的状声汉字书写法,“得” 、“独” 、“撑” 、“茶” 、“池”等。至今仍保留了唐代“凯旋乐”的原始风貌。

       茶基十番与其他民间艺术大体一样,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口传身教,鲜有文献记载可寻。茶基十番属锣鼓乐,“十”泛指多数,“番”指是翻花样,十番是指有多样的变化。不同曲牌不按固定的程式轮番更迭,并由不同乐器“叫头”(领奏),引出不同曲牌。茶基十番是民间器乐曲种,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状声念谱法”作为心传口授的依据,是民间锣鼓曲传承方法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佛山十番”项目2007年被列入南海区和佛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传承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批次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操作
1 何汉沛 1947.11 第五批 传统音乐 II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南海区
2 何汉然 1927 第一批 传统音乐 II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南海区
3 何汉耀 1942.8 第一批 传统音乐 II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南海区
4 何汉镐 1935.1 第一批 传统音乐 II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南海区
5 何庆良 1956.5 第一批 传统音乐 II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南海区
6 马达明 1946 第一批 传统音乐 II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禅城区
7 何绍烽 1992.11 第六批 传统音乐 II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南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