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汝荣
性别: 男 | 批次:第二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VIII |
项目名称:石湾陶塑技艺 | 申报地区:禅城区 |
钟汝荣,男,生于1956年。2009年确定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确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生于佛山石湾,祖籍肇庆高要,自幼喜爱美术。随父钟德生学习手捏、拉坯造型、调釉、印制、修坯等制陶技艺。从事陶艺工作后积极到各地进行陶艺讲学和撰写论文,推动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1988年创立钟汝荣陶艺工作室,从事创作、研究、传授石湾陶塑艺术工作至今。他善于以捏、贴、捺塑方法融合绘画中的“素描”技法创造出“小写意”技艺。运用此技艺结合胎色材料,表现人物不同的筋骨、肌肤和捕捉人物意趣横生的瞬间情态。作品题材着重表现田园、市井风情,擅长塑造社会底层各种小人物。以釉绘服饰纹样和刻纹图案,突破了石湾陶塑用釉施彩的传统方法,开创了石湾《戏曲陶塑》的艺术新门类。同时致力于将现代陶艺融入城市景观的探索和创新,运用陶材质创作出室内外大型陶塑作品。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2001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荣誉称号。200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06年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曾先后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地举办陶艺个展和联展。已出版《钟汝荣陶塑集》、《钟汝荣冼艳芬陶艺作品集》、《钟汝荣美术作品选》、《钟汝荣师生陶艺作品选》、《石湾陶塑》、《石湾善陶—佛山“石湾公仔”》等书籍。

相关传承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批次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 | 操作 |
---|---|---|---|---|---|---|---|---|---|
1 | 刘泽棉 | 男 | 1937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2 | 黄松坚 | 男 | 1941 | 第四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3 | 廖洪标 | 男 | 1936 | 第四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4 | 梅文鼎 | 男 | 1940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5 | 潘柏林 | 男 | 1953 | 第三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6 | 刘国祥 | 男 | 1947 | 第四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7 | 刘 炳 | 男 | 1939 | 第五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8 | 黄志伟 | 男 | 1966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9 | 梅晓山 | 女 | 1974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0 | 刘雪玲 | 女 | 1965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1 | 冼艳芬 | 女 | 1956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2 | 刘健芬 | 女 | 1963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3 | 潘振辉 | 男 | 1963.3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4 | 霍家荣 | 男 | 1959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5 | 杨锐华 | 男 | 1955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6 | 庞文忠 | 男 | 1951.8 | 第三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7 | 霍然均 | 男 | 1964.3 | 第五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8 | 刘兆津 | 男 | 1960.11 | 第六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9 | 封伟民 | 男 | 1964.8 | 第六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20 | 刘桂芳 | 男 | 1961.4 | 第六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