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陶塑技艺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VIII |
批次:第一批 | 公布时间:2006-05-20 |
申报地区:禅城区 | 项目保护单位:禅城区博物馆 |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陆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石湾陶塑技艺的雏形。
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
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逐步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日用陶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海外,艺术陶的生产已体现出在吸收北宋名窑色釉基础上创造石湾陶艺语言的特点。自明代嘉靖年间至解放前,石湾陶业行会已细分为24行,行会基本按产品类别、工种类别和地域界限来划分,各行会都有会馆、行规、生产产品工价等。其中的古玩行(又称公仔行),主要生产案头艺术陶塑产品、各类小型陈设器皿及各类动物陶塑等,后来成为“石湾公仔”陶塑艺术的代表性产品,而广泛用于庙宇建筑装饰的瓦脊,则由花盆行制作。
明清两代,石湾陶塑技艺名家辈出,明代祖唐居、苏可松的艺术器皿、清代陈祖的人物陶塑、清代黄炳的动物陶塑、清代文如壁的瓦脊陶塑、清代刘辉胜的“山公”微塑等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清末民初,石湾陶塑技艺进入繁荣时期。人物陶塑创作注重细致刻画与雕琢,衣纹简洁,线条流畅,朴拙传神,裸露部分多不施釉,更能显示面部表情。先后出现多位陶艺名家,如陈渭岩、潘玉书、刘佐朝等。
日军侵华期间,受战乱影响,石湾陶业几乎陷于停顿。陶塑艺人收入低微,处境艰难。
新中国成立后,石湾美术陶瓷厂成立并集中了石湾“古玩行”的所有从业人员,此后的三十年,“石湾公仔”几乎只由美术陶瓷厂等几家厂家创作和生产,这种情况持续到80年代末。在这个时期,石湾陶艺进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全盛时代,先后出现了七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四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随着不断地发展,石湾陶塑技艺名家更不断增进,“石湾公仔”多次荣获国内、外的最高奖项,被国内外的美术馆、博物馆争相收藏。
石湾陶塑技艺是劳动人民历千百年精心浇灌盛放的艺术之花,经过历史演变,使其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陶塑技艺在实物上的表现形态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五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艺术形神兼备,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使其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善于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
石湾陶塑技艺是经历千百年积淀的艺术精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它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推动我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传承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批次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 | 操作 |
---|---|---|---|---|---|---|---|---|---|
1 | 刘泽棉 | 男 | 1937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2 | 黄松坚 | 男 | 1941 | 第四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3 | 廖洪标 | 男 | 1936 | 第四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4 | 梅文鼎 | 男 | 1940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5 | 钟汝荣 | 男 | 1956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6 | 潘柏林 | 男 | 1953 | 第三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7 | 刘国祥 | 男 | 1947 | 第四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8 | 刘 炳 | 男 | 1939 | 第五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9 | 黄志伟 | 男 | 1966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0 | 刘健芬 | 女 | 1963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1 | 刘雪玲 | 女 | 1965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2 | 冼艳芬 | 女 | 1956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3 | 梅晓山 | 女 | 1974 | 第一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4 | 杨锐华 | 男 | 1955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5 | 霍家荣 | 男 | 1959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6 | 潘振辉 | 男 | 1963.3 | 第二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7 | 庞文忠 | 男 | 1951.8 | 第三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8 | 霍然均 | 男 | 1964.3 | 第五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19 | 封伟民 | 男 | 1964.8 | 第六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20 | 刘桂芳 | 男 | 1961.4 | 第六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
21 | 刘兆津 | 男 | 1960.11 | 第六批 | 传统技艺 | VIII | 石湾陶塑技艺 | 禅城区 |
|